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室学习环境,推进我校教学主要场所的文化建设,突显环境育人的成效,维护新校园崭新的形象风貌,打造“班班俱美、各美其美”的“美丽班级”,现对各班级教室的文化布置做如下要求:
一、物质文化基本要求
1.“四不见”——地面不见杂物、痰迹;墙面不见污渍、涂画;桌椅不见刻印;门窗不见积尘。
2.“三专门”——教室安全大检查有专门学生负责;卫生用具有专门摆放地点;手机管理有专门储物柜(已配备)。
3.“二区域”——通知、公告等只限于布置在前方公告栏区域;班级宣传、专题展示等只限于布置在后方(侧方)团队角区域。
4.“一角落”——班级图书角是书香校园建设的重要窗口,各班根据专业、兴趣、年龄等放置适合师生课余阅读的书籍,营造师生共同阅读的氛围。
二、精神文化基本要求
1.确立一种精神。各班级根据班情,制定星级班级的创建计划,并在此基础上用简明扼要、哲意隽永的核心精神凝聚班级,制定出具有概括力强、震撼力强、号召力强的核心精神。
2.提炼一种特色。各班在确立班级精神、构建班级文化的基础上,积极探索设计班徽等形象符号。系部可在此基础上,组织评比活动,擦亮班级名片,促进班级凝聚力的提升。
3.达成一点共识。任何形式的文化布置不得擅自通过涂写、刻画、张贴的方式影响教室墙面、门窗等统一区域,如有特殊布置要求,需经系部上报学工处、宣传部批准。
三、评比检查
为进一步做细做实“美丽班级”的工作,真正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,激发师生的共建共享的热情,学校、系部将结合7S管理规范,做到专项检查和常规检查相结合,及时总结经验、开展交流,采取月月一小评,期末一总评,评比出一定数量的校级“美丽班级”,予以表彰。
前立面图

后立面图